無土栽培魚菜共生系統!魚和菜哪個是主要你分的清嗎?
無土栽培魚菜共生是一種新型的復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與水耕無土栽培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其中,無土栽培魚菜共生對消費者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有三點:
無土栽培魚菜共生系統
第一種植方式可自證清白。因為無土栽培魚菜共生系統中有魚存在,任何農藥都不能使用,稍有不慎會造成魚和有益微生物種群的死亡和系統的崩潰。
第二無土栽培魚菜共生脫離土壤栽培,避免了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因此無土栽培魚菜共生系統蔬菜和水產品的重金屬殘留都遠低于傳統土壤栽培。
第三無土栽培魚菜共生系統蔬菜有特有的水生根系,如果無土栽培魚菜共生農場帶著根配送的話,消費者很容易識別蔬菜的來源,避免消費者產生這個菜是不是來自批發市場的疑慮。
無土栽培魚菜共生是水產養殖與無土栽培的互利結合作為重要且可持續的食品生產方法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和關注。在無土栽培魚菜共生系統中水生動物排泄廢物細菌把廢物轉化成營養,植物吸收營養,為水生動物改善水質。這使得動物蛋白和植物的集約化生產同時進行降低種植、養殖獨立系統的操作成本減少污水排放,節約用水量。
一、無土栽培魚菜品種
成功的無土栽培魚菜共生生產必須同時考慮魚類和植物物種的最佳選擇以及最適宜的種養技術。幾乎所有的淡水魚都可以使用無土栽培魚菜共生培養。一位水產學專家斷言“除了需要高水平的氧氣和超級純冷水的魚類如鮭魚幾乎可以在無土栽培魚菜共生系統中養殖任何魚”。類似的,許多種類的植物可以在無土栽培魚菜共生系統中生長,只要它們沒有像甜菜或大頭菜那樣的大尺寸的可能會腐爛的根。
在無土栽培魚菜共生系統中,最常見的水生動物是羅非魚為69%、觀賞魚為43%、站魚為25%、鱸魚為16%、藍鰓魚為15%、蹲魚為10%。最常種植的植物包括羅勒為81%、沙拉綠葉蔬菜為76%、非羅勒草本植物為73%、西紅柿為68%、萵苣為68%、甘藍為56%、甜菜為55%、白菜為51%、辣椒為48%、黃瓜為45%。主要生產羅非魚、站魚和香草、萵苣。
二、無土栽培魚菜共生經濟效益
無土栽培魚菜共生具備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特征主要產出作物和水生動物2種產品。不同的直接和間接市場選擇,不同的市場銷售方式不同的消費者支付意愿、支付價格、關注點等將對魚菜共生經濟性產生影響。
從賣方市場來看,無土栽培魚菜共生從業者可通過各種直接和間接市場銷售植物和魚類。直接市場包括農民市場、農場、社區支持農業等;間接市場包括雜貨店、餐館、批發商等。調查顯示,多元化的魚菜共生從業者,使用了更多的銷售渠道來銷售他們的產品;經營規模更大的無土栽培魚菜共生從業者,更經常通過間接市場銷售作物。通過農民市場和社區支持農業進行直接營銷可能會導致更高的成本,但也可能帶來更高的單位銷售價格,因為中間商被排除在這一過程之外。
無土栽培魚菜共生是一個動態且快速增長的產業,參與者積極試驗和采用新技術形成了蓬勃發展態勢”。魚菜共生發展表明以植物為基礎的去除營養物成為水產養殖系統額外收入的潛在來源,它抵消了傳統水產養殖設施去除養分的成本。魚類和植物綜合生產因為系統的整合性降低了單獨種植、養殖的營運成本。由于魚菜共生經濟效益受到多因素的影響,對魚菜共生進行準確的經濟評價是困難的;目前還不存在一個普遍適用的優化系統,因為需要根據氣候、市場等環境條件進行優化,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無土栽培魚菜共生在經濟上是可行的。
無土栽培魚菜共生系統
浮筏無土栽培和基質床無土栽培是最主要的栽培模式羅非魚、羅勒是具有較高生存能力和較好市場潛力的魚菜共生品種即使是在需要增加加熱設備、光照設施等溫室地區池能實現盈利;生產規模越大、產品類型越豐富經濟可行性越高;合適的市場渠道選擇和消費者消費意愿的提升能有效擴大市場。
下一條: 蔬菜種植技術:有機生態型蔬菜無土栽培技術! | 上一條: 第二十二屆菜博會預約購票須知,這幾項要求請務必牢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