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皮甜瓜早春大棚簡易基質栽培技術
薄皮甜瓜營養豐富、味道甘美是當前廣大城鄉居民喜愛的高端水果之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甜瓜需求呈上升趨勢。簡易基質無土栽培技術作為一項新型技術,已成為生產有機蔬菜瓜果的重要方法之一。2015 2018 年在臨汾市利用該技術進行了薄皮甜瓜的簡易基質栽培,現將技術介紹如下。
1 有機基質的制作
將牛糞和切碎至 2 ~ 4cm 玉米秸稈按照 ( 體積比為 3 ∶ 1) 混勻,待用。將 300g 如金原菌有機肥發酵專用功能菌用麩皮10 稀釋混合均勻。將 1t 混合原料,直接在地面上堆制,堆成梯形,高度不超過 1. 5m,寬度不低于 1m,將如金原菌有機發酵專用功能均,攪拌均勻,控制含水量為 40% ~50%,進行好氧發酵至溫度達到 40 ~ 50℃ 時,堆垛壓實,進行厭氧發酵。
倒堆: 由于堆表面和堆內溫度不同,發酵腐熟程度不同,應適時倒堆。倒堆次數應以額定溫度高低決定,一般從堆制開始,到堆內溫度達到 60 ~ 65℃ 時為宜。必須嚴格控制溫度,當對內溫度超過 70℃時,說明堆內缺水應及時進行補水倒堆,繼續進行發酵腐熟,倒堆次數一般不低于 2 次。發酵完成標準,發酵好的倒堆肥氣味為有曲香味而不臭。
用發酵好的牛糞、玉米秸稈有機肥加入鐵廠爐灰和黏土攪拌均勻,比例為牛糞: 爐灰: 黏土 = 8 ∶ 4 ∶1。最后按照每 1m3 基質中加入豆餅肥 5kg,加入緩釋肥 ( 16-8-18) 1kg 充分攪勻后待用。
2 制作簡易基質栽培壟
基質栽培槽是裝載基質和水分的容器是根系生長的場所。栽培槽的制作應該在甜瓜定植前 40d 完成。先將大棚內的土壤深耕 25cm、整平。沿大棚建造方向,在中央留 80cm 作為生產走道。栽培壟的走向與大棚走向垂直。根據定植壟距起定植壟,定植壟間距 140cm,定植壟寬 70cm,操作行寬 70cm,定植槽呈倒梯形上口寬 50cm,下口寬 30cm,高 20cm,確定好定植壟和操作行的位置然后劃線。用鐵鍬把操作行的虛土壘到定植壟位置的邊沿,形成基質溝,上口寬 50cm,下口寬 25cm。然后用鐵耙子把基質溝底摟平、踏實 ( 不踏實溝底凸凹不停) ,然后把基質槽邊緣踏實,然后把漚制好的基質填入基質溝、踏實,形成基質定植壟。
3 栽培的關鍵技術
3. 1 品種選擇
臨汾市適宜種植薄皮甜瓜,但應選擇選用耐低溫、皮薄質嫩、口感好、抗逆性強的、耐貯運的適宜當地消費市場的品種。經試種,適合臨汾市種植的春季栽培的品種有如 “星帝” ( 哈爾濱市子子發種苗研究所) 、 “星甜二十號” ( 河北雙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綠博特”( 寧夏進地豐種業有限公司) 、博洋 8號 ( 天津特瑞特種子有限公司) 等。
3. 2 定植
大棚內基質溫度穩定在 10℃以上時,選擇晴天上午按株距 50cm 進行 “品”字形定植,每壟定植 2 行,每 667m2定植 2000 株左右。定植深度,為基質與苗坨基質齊平為宜。推廣使用 25%醚菌酯 ( 阿米西達) 懸浮劑、70%噻蟲嗪 ( 銳勝) 水劑、6. 25%精甲·咯菌腈 ( 亮盾) 懸浮種衣劑進行。
3. 3 大棚環境調控
3. 3. 1 溫度管理
定植后 3 ~ 5d,白天保持棚溫 25 ~ 35℃ 左右,小拱棚內溫度超高 35℃ 揭二膜,下午大棚內溫度低于25℃后開始蓋二膜,夜間盡量提高溫度。緩苗后至開花,白天棚溫降至 28℃,夜間保持在 13~ 16℃。坐果階段白天大棚內氣溫保持在 28~ 30℃,夜溫保持在 15~ 17℃。坐果后的果實膨大期保持較高的溫度有利于果實發育,白天保持棚溫住 28 ~ 32℃,最高不超過35℃,夜間保持 15~ 18℃。
3. 3. 2 光照管理
甜瓜正常生長發育需 10 ~ 12h 的日照,日照長短對甜瓜的生育影響很大。甜瓜緩苗后在保證溫度不低于 15℃的前提下盡量揭二膜增加光照。
3. 3. 3 濕度調控
甜瓜生長發育中較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 50% ~60%,在空氣干燥的地區栽培的甜瓜甜度高,香 味濃; 在空氣潮濕的地區栽培的甜瓜,水分多,味淡、品質差。甜瓜成熟期,應該多通風,降低空氣濕度。
3. 4 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是獲得高產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方式為膜下滴灌。定植前,基質澆透水,水分含量達 100% ( 基質發黑為宜) 。定植后 5 ~ 7d,澆 1 次緩苗水,用水量8m3,基質濕度維持在 60% ~ 70%。在晴天上午澆水,陰雨天不澆水,避免降低地溫。一般定植后至伸蔓前,要控制澆水,以防降低地溫,不利幼苗的生長。到伸蔓期,灌 1 次水,開花至坐果期控制澆水,防止植株徒長,影響正常坐果。座瓜 7d 后 ( 雞蛋大小時)及時澆 1 次膨瓜水,用水量 15m3左右,基質濕度保持在 70% ~ 80%,以后間隔 3 ~ 5d 澆 1 次水,促進果實膨大,每天檢查基質水分情況,始終保持基質表面呈黑色,不能發黃、發白。坐瓜 25d 后,逐漸控制澆水次數和澆水量,以提高含糖量。
由于栽培基質內配置了充足的肥料,所以坐果前無需追肥。甜瓜 有 雞 蛋 大 小 時,按 照 每 667m2追 施2kg ( 15-8-28-TE+6) 水溶肥+ 1kg 中荃生物酶肥,10d 后追施 1kg ( 15-8-28-TE+6) 水溶肥+2kg 白糖,確保植株健康生長。
3. 5 整枝、摘心
一般單蔓整枝,選擇子蔓結瓜,結瓜部位在 12 ~15 節。整枝時結瓜部位下的子蔓全部去除。結瓜子蔓留 1 片葉片摘心。結瓜部位上的主蔓留 2 條子蔓任其生長,其余的摘除。主蔓 18 片液摘心,促進子蔓的快速生長,果實的膨大。為減少蔓枯病的發生,整枝、摘心等工作宜在晴天 10: 00 后棚內氣溫較干燥時進行。
3. 6 授粉
設施甜瓜栽培,一般開花坐果期很難滿足其環境條件的要求,座瓜比較困難,采取必要措施進行授粉,作為保瓜措施。對于第 1 茬瓜可用藥劑噴花處理瓜胎 5~ 6 個,留瓜 3~ 4 個。
3. 6. 1 熊蜂輔助授粉
開花前 7d,將熊蜂置于大棚中,適應環境進行輔助授粉。
3. 6. 2 采用防落素或專用坐果靈
方法 是 上 午 08: 00 10: 00,下 午 15: 0017: 00 選當天開放的結果花,用防落素或者專用坐果靈,噴花心和花瓣。不要重復以免出現裂果和畸形果。此法比人工授粉省力,坐果率高達 95%。
3. 7 病蟲害防治
要本著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采取定植前對大棚徹底消毒、放風口設置防蟲網、棚內張掛黏蟲板等措施預防。
早春薄皮甜瓜主要病害有細菌性葉枯病、白粉病、葉斑病等。
性葉枯病在全生育期均可發生,可于發病初期用14%絡氨銅水劑 300 倍液或新植霉素 4000 ~ 5000 倍液或 2%春雷霉素水劑 400 ~ 750 倍液噴霧防治。甜瓜白粉病主要在果實膨大期開始發生,在糖分轉化時期發生嚴重。主要防治方法: 甜瓜有雞蛋大小時開始預防,用露娜森 1500 倍液或者枯草芽孢桿菌 800 倍液進行噴霧預防; 白粉病發生初期及時噴露娜森 1500倍液或者綠妃 800 倍液進行防治。噴藥時葉片正面、背面須均勻著藥,否則會影響防治效果,5 ~ 7 d 噴 1次,共用藥 2 ~ 3 次,噴藥時加入葉面肥增強植株的抗藥性。甜瓜葉斑病防治方法,用嘧菌酯 1500 倍液加異菌脲 1500 倍液或者金雷 500 倍液加速克靈 600 倍液進行防治。
早春薄皮甜瓜蟲害主要是蚜蟲。防治時可以選用苦參堿、噻蟲吡蚜酮、烯啶吡蚜酮等殺蟲劑 7 ~ 8d 1次噴霧防治,如發生嚴重時 3~ 5d 1 次,連續 2 次。
下一條: 黃瓜的無土栽培有哪些技術要點? | 上一條: 無土栽培需要投資多少錢栽培技術有哪些?哪些蔬菜可以無土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