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土栽培蔬菜,營養液配制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忽略這些問題,營養液效果不理想!
無土栽培是一種高效的、對環境影響較小并且省時省工的栽培模式。但我們發現雖然營養液配方大多是國內外的成熟配方,但是在配制營養液時容易忽略一些問題,從而影響栽培效果,通過總結歸納,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水質的影響。
蔬菜生產中,在營養液的配置過程中,水一般是就地取材,由于不同地區水質差別很大,水中會溶解多種鹽分,有的鹽分在配置營養液的過程中會影響營養元素的有效性。所以在某一地區首次應用無土栽培技術時,進行營養液配置之前,一定要對營養液配制所用的水源進行檢測。在河北省區域,尤其是需要特別注意鈣和鎂的含量,應根據水質情況及時調整營養液配方。
二、不同基質對營養液配置的影響:
由于一些基質的自身特點,會影響到營養液的pH值,尤其是pH值過高,引起植物缺素,影響生長。如:草炭整體顯酸性或者強酸性,稻殼碳化后呈堿性,蘑菇渣呈堿性等,因此,在配置營養液時應考慮到基質的選擇,尤其是對pH值影響較大的基質,需要進行pH值調節,避免影響作物的發育。有些地方選擇混用基質來緩解單一基質的不利影響。
三、氮是植物生長中需求量最大的營養元素,決定作物產量的關鍵元素,但是氮濃度過高容易引起產量和品質的下降。
硝態氮和銨態氮作為植物直接吸收的兩種主要的氮源,由于植物通過營養液中含有銨態氮能夠提高硝態氮的吸收效率,在配比過程中,如果銨態氮占總氮含量5%時,可以減少10-20%氮素的使用量。銨態氮占總氮量不宜超過30%,過多容易引起氨中毒。尤其是高溫季節,由于根系細胞呼吸作用加快,根系糖分濃度降低,不能夠滿足銨正常的新陳代謝,使根系氨積累,造成根系死亡。
四、為了保證磷元素的充足,營養液中磷的濃度一般選擇是作物吸收量的兩倍。
然而較多的磷容易造成植物體內微量元素的不足,會影響銅、鐵、錳和鋅等元素的吸收,尤其是高含量磷能夠阻礙鋅的正常吸收。
五、氮、磷、鉀、鈣、鎂是植株需求較大的幾種元素,與作物生長具有密切的關系。
由于考慮到基質吸附和植物吸收率等方面的影響,一般配制營養液營養元素的含量要大于作物的吸收量。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作物表現出的缺素癥并不是真正的缺少某種元素,而是由于各種營養離子間濃度配制不均衡造成的。如:過量鉀供應但會影響到各種離子之間的平衡,尤其是破壞氮素和鉀素之間的平衡,影響植物對鈣、鎂離子的吸收。在茄果類蔬菜無土栽培中,整個生育期需求量相對較大的營養元素為氮、鉀、鈣,而磷、鎂吸收量相對較少,鉀元素和鈣元素的比例是影響產量和品質的最重要因素,一般鉀和鈣的比例應在1∶1左右。
六、在營養液配置中,微量元素用量較少,應先配成母液,放置陰暗處保存,配營養液時按比例加入。
為防止作物缺鐵,一般鐵元素需要單獨供給,由于無機鐵在pH值高的溶液中容易沉淀,一般選用螯合態的鐵,但是應注意螯合態的鐵容易造成作物體內銅和鋅的匱乏。由于磷和螯合態鐵的影響,一般建議鋅使用量為營養液配方量的兩倍。總之,配制營養液是蔬菜無土栽培工作中的核心,把握好營養液的配置過程與方法,并結合實際能夠靈活調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一條: 黃瓜的無土栽培有哪些技術要點? | 上一條: 無土栽培種植中要注意避開的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