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享無土栽培茄子的規范化種植
隨著中國蔬菜產業和設施園藝的不斷發展,蔬菜規范化生產無土栽培技術在許多地區得以推廣和應用。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設施園藝中心利用節能型連棟日光溫室進行茄子無土栽培研究,實現茄子高效化和優質化栽培,結合幾年來的生產經驗,現在就茄子規范化生產無土栽培技術做介紹如下:
一、品種選擇
遼茄7號
選用適應性強、抗病、高產、耐低溫和耐貯藏的保護地品種。我們主要選用的茄子品種是荷蘭瑞克斯旺公司的‘布利塔’、‘郎高’,及‘遼茄7號’等。
二、基質及其處理
育苗床基質由草炭和蛭石按1:1的體積比混合,用50倍福爾馬林溶液將基質淋濕,再用薄膜蓋嚴密閉3 天消毒,打開晾5 天~7 天后即可使用。生產栽培用基質可選用鋸木屑、爐渣、草炭、蛭石、河沙、珍珠巖中的一種,或幾種按一定比例混合。其中,鋸木屑(粒徑3 mm~7 mm)價格低,取材廣,在生產上應用較廣,消毒方法同育苗床基質消毒。
三、種子處理和播種
種子處理
茄子種子表面一般附著細菌、真菌等病原菌,水中浸4 h,然后進行催芽;藥劑處理是用10%磷酸三鈉或多菌靈藥劑浸種處理,清洗藥劑后在25 ℃左右催芽。溫室生產茄子在四季均可播種。播前基質用日本山崎茄子配方(硝酸鈣354 mg/L、硝酸鉀708 mg/L、磷酸二氫鉀115 mg/L,硫酸鎂246 mg/L)0.6 個劑量營養液澆透,播后種子上面覆蓋0.5 cm~1 cm已消毒的基質,保持溫度20 ℃~25 ℃催芽。
四、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
苗期溫度白天20 ℃~25 ℃,夜間15 ℃以上。適當控制濕度防止幼苗徒長。灌溉采用滴灌技術,營養液采用日本山崎茄子配方1 個劑量澆灌。當茄苗大小為5 片~6片真葉時可以定植,定植株數因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株行距40 cm×60 cm,每667 m2定植2800 株~3000 株。
五、生長期管理
1.溫度管理
緩苗期一般不通風換氣,以利緩苗,溫度保持在25 ℃~30 ℃,緩苗后白天氣溫控制在25 ℃~30 ℃,夜間15 ℃~20 ℃。
2.濕度管理
基質濕度控制在70%~80%;降低空氣濕度,將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
3.光照管理
冬季生產白天以增光為主,通過加掛反光幕等措施增加光照,夏季為防止強光灼傷可用遮陽網遮光。
4.營養液管理
定植1 周內需人工澆營養液,每天早晚各澆1 次,每次200 mL左右。緩苗后營養液以日本山崎配方為依據,根據大連地區水質特點調配營養液,pH值在6.0~6.3之間。當門茄開花后,營養液應加到1.2 個~1.5 個劑量,對茄坐住后,營養液劑量可提高到1.5 個~2.0 個劑量,以保障茄子生長所需的營養。
5.植株管理
茄子一般采用雙干整枝,即在門茄處保留雙干,任其向上生長,其余側枝全部打掉。在生長盛期,可適當摘除弱枝和老葉,以增加通風透光。冬季溫度較低時,可用2,4-D蘸花或防落素噴花處理,以防止落花落果。
六、病害防治
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通過加強光照、通風、降低空氣濕度等措施預防病害發生。一旦發生病害,應根據茄子不同生長階段病蟲害特點,采取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從而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
1.灰霉病
灰霉病
嚴格控制空氣相對濕度。發病時,噴灑50%速克靈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
2.黃萎病
黃萎病植株黃萎病植株
基質和種子嚴格消毒把關,有條件的可以嫁接栽培。發病時,用50%琥膠肥酸銅(DT殺菌劑)可濕性粉劑350倍液隨滴灌灌根。
3.綿疫病
綿疫病
發病時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噴霧防治。
4.蟲害
病蟲害
蚜蟲等可用殺蟲燈和黃板誘殺,可使用阿維菌素等生物制劑藥物防治。
下一條: 技術分享如何選擇合適的無土栽培基質 | 上一條: 技術分享讓你快速掌握三種無土栽培模式 |